中國企業(yè)家,請拽起來
作者:CEO
時間:2022-07-30
點擊:0
信息摘要:1月18日
,一批中國隱形冠軍企業(yè),在中央電視臺錄制《對話》節(jié)目
。臺上的人都急于露個臉,討論的話題
,只見熱鬧不見深刻
。我在感受不到收獲的旁觀中,被一個坐在第一排的企業(yè)家所吸引
。這個10年間從幾十萬做到上
,請拽起來"/>
中國企業(yè)家
,請拽起來
1月18日
,一批中國隱形冠軍企業(yè),在中央電視臺錄制《對話》節(jié)目
。臺上的人都急于露個臉
,討論的話題,只見熱鬧不見深刻
。我在感受不到收獲的旁觀中,被一個坐在第一排的企業(yè)家所吸引
。這個10年間從幾十萬做到上百億的企業(yè)家
,在錄制過程中,伴著清脆的咳聲一共向地毯上吐了6口痰
,每吐一口還漫不經心卻很認真地用锃亮的皮鞋
,在地毯上來回搓幾下。我看的瞠目結舌時
,就琢磨
,這樣的企業(yè)家會去關心產品的品位嗎?會去思索企業(yè)和產品的價值增值嗎
?

沒人去談論現代商業(yè)的實質變化
,沒人去關心越南制造已對中國制造構成的挑戰(zhàn)
,他們在激動地爭論該專注還是多元
,卻忽略了究竟是在什么情況下面臨這個選擇?
其實
,絕大多數企業(yè)的情況都是
,當專注領域的利潤越來越薄,成本也很難再降低時
,面對其它利潤豐厚的領域就蠢蠢欲動,卻看不到在專注的路上還有一個方向——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讓產品價值增值
。
看不到這個方向,并不表明這是中國企業(yè)家眼界的一個盲點
,而是他們中的決大多數
,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就是能制造比別人便宜的東西
。然而,事實上
,比較優(yōu)勢的實質是
,這個詞跟表面意思正相反,并非指能比某個其他生產商生產出成本更低的物品的能力
,而是指做一件事比做另一件事能賺取更多錢的能力
。所以
,一個企業(yè)
、一個國家要發(fā)揮其比較優(yōu)勢,就要制造A能為它賺錢的那些東西
,而不只是銷售起來比競爭者售價更低的任何東西
。
國產手機今年在國內市場上節(jié)節(jié)敗退,僅僅是什么缺少核心技術的問題嗎
?在他們短暫的笑傲江湖時期也沒什么核心技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Z基亞近期以外觀專利權受到侵犯起訴天時達等4家公司并索賠50萬元
,這不是一個偶然事件
。沿襲和抄襲外國的設計和想法,仍是許多企業(yè)的首選策略
,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yè)上的污點
,這表明中國人對自己的品味和智慧缺乏自信
。TCL也曾想自信地展現自己
,結果卻讓人啞然失笑——曾經成功一時的寶石手機的思路,在手機上不靈驗了
,就演變到其電腦機箱上的一個假鉆石的設計
,這除了證明其想象力匱乏,還能證明什么
?
意大利最大制鞋企業(yè)Geox的董事長波萊加托是個明白人。他反對用反傾銷措施和保護主義
,來應對來自中國低成本制造商的挑戰(zhàn)
,他認為,創(chuàng)新
、創(chuàng)造和嚴格遵循專利制度才是最佳方式。他說
,在創(chuàng)造力方面與中國人競爭是可能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澜缍伎謶种袊髽I(yè)的跟風和仿制能力
,但不擔心其創(chuàng)造力,這是一種現實還是一種鄙視與諷刺呢
?
中國企業(yè)家應該去體味一下丹麥營銷專家杰斯帕
。昆德的一個判斷。他說:“大多數的經理人還不知道如何在無形世界的基礎上實現價值的增值
,但這已是未來市場的要求。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并不缺乏(物質)產品
。”
我們缺乏的是什么
?是產品中所蘊涵的讓消費者為之震撼的“體驗”
!這種體驗會讓人關注價值忽略價格。用管理大師彼得斯的話來說
,“服務”是一項交易
,可以用“好”或“壞”加以評價;而“體驗”是一種經歷
、一種冒險
,同時還能給我們帶來靈魂和精神的洗禮。
我也曾像許多人一樣
,恨不得一頭撞死自己地抱怨著,浮躁啊
,膚淺啊
,跟風啊,造假啊
,投機啊
,但當我不再試圖去超越時代階段的限制時,我開始去真正體味商業(yè)世界里的兩股力量:一股是聲勢浩大的
,看到機會就激動,不管是跟風啊
,投機啊
,反正看到什么賺錢就拱上去,他們總是善于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
,也總是忽略打不好就栽的結果
,神州數碼的手機夢就差點把企業(yè)弄死;還有一股力量就是
,認準自己的方向,充滿冒險的激情
,鄙視上一股力量里的人
,認為“錢不是這么賺的”,產品不僅僅是被用來消費的
,更是用來交流分享美好體驗的
。
我們認為,雖然還處于邊緣化的位置
,但恰恰是第二股力量,代表著中國商業(yè)未來的品質和價值。我們本期的封面故事
,就是關注和挖掘這群現在看來還有些另類的奇思妙想者
。他們致力創(chuàng)新,謀求原創(chuàng)
,給產品注入個性
,讓產品成為建構生活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
;他們是對自己的產品充滿激情的人
;他們不是一心想著把公司賣給大公司的人;極端的還有那些完全不顧及經濟利益也要去做這件事情的人
,他不在乎它是否能成就大業(yè)
,但事實上,這樣一來
,他總能有所收獲
。
“辦企業(yè)必須要追求利潤
,否則這企業(yè)就得死
。但如果有誰想只為了利潤而辦企業(yè)?
?那這企業(yè)也必死無疑
,因為它不再有生存的理由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焙嗬8L馗形虻煤苌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每次折服于一些外國企業(yè)家的感悟時
,我總是會去遙想中國曾經的“拽”人——他們制作一個東西,如果沒達到他們的要求
,他們不會考慮什么成本,而是說
,這東西能拿出去見人嗎
?這是給人吃的嗎
?這是給人穿的嗎
?這是我弄的丟人的東西嗎?他會毫不猶豫地將之扔掉
。
在我看來
,中國企業(yè)家,就缺這種“拽”的內在精神。老實說
,拽
,也正是我們雜志自身的一個追求——我們不是僅僅在制作和銷售一本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