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管道上設有第二氣體壓縮設備在吹掃氣出口214抽取濕空氣
,且第二氣體壓縮設備具體為第二壓縮機41和氣液分離器42,通過第二壓縮機從吹掃氣出口214抽取濕空氣使除濕膜的空氣流道的內壁與吹掃氣流道的外壁持續(xù)保持壓差
。濕空氣進口211連接一根濕空氣輸入管道
,且濕空氣輸入管道上設有第一氣體壓縮設備,具體為第一壓縮機3
,同時也可設置氣液分離器
,可源源不斷的抽取濕空氣輸入濕空氣進口211提供壓縮氣體。同時回收管道與濕空氣輸入管道連接形成氣體回路
,形成一個連續(xù)不間斷的干燥過程
。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干燥空氣出口212設置連接吹掃氣進口211的分支管
,通過干燥空氣出口212的干燥氣體吹掃水蒸氣
。
除濕膜的具體材質可以為高分子膜或中空纖維膜,具體除濕原理為:空氣流道的經過空氣時
,除濕膜的外壁和經過空氣的內壁形成壓差
,因水蒸氣在其中的透過速率比較較大,其滲透系數比氮氣
、氧氣或其他一些空氣中的微量氣體高至少兩個數量級,使水蒸氣自動向除濕膜的外壁滲透從氣體中分離
。
因水蒸氣很容易集聚甚至是冷凝于除濕膜的外壁(滲透側)
,造成兩側水蒸氣壓差減少,透過率下降
,可通過在干燥空氣出口設置連接吹掃氣進口的分支管
,通過小部分干燥吹掃氣經過吹掃氣流道將聚集在除濕膜的外壁的水蒸氣從吹掃氣出口帶出至殼體外,或者在吹掃氣出口連接回收管路通過壓縮機抽氣
,使除濕膜的內外始終存在水蒸氣分壓差
,保證水水分子不斷向外擴散,形成一個連續(xù)不間斷的干燥過程
。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熱泵系統(tǒng)
,使用上述預除濕結構。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冷熱水機組
,使用上述熱泵系統(tǒng)
,冷熱水機組具體為風冷式冷熱水機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
,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
技術特征:
1.一種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室外換熱器(1)進風流道上對空氣進行預除濕的除濕裝置(2)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裝置包括:殼體(21)
、設置在殼體內的除濕膜(22)
,所述殼體(21)的一端設有濕空氣進口(211),另一端設有位于進風流道上的干燥空氣出口(212)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膜(22)內設有連通濕空氣進口(211)和干燥空氣出口(212)的空氣流道
。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濕膜(22)與殼體(21)內壁之間設有間隙形成吹掃氣流道
,所述殼體的側面設有連通吹掃氣流道的吹掃氣進口(213)和吹掃氣出口(214)
。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濕膜(22)呈管狀
,其一端連通濕空氣進口(211)另一端連通干燥空氣出口(212)。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濕空氣進口(211)連接濕空氣輸入管道,所述濕空氣輸入管道上設有第一氣體壓縮設備
。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掃氣出口(214)通過回收管道連接濕空氣輸入管道
,所述回收管道上設有第二氣體壓縮設備
。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空氣出口設有連接吹掃氣進口的分支管
。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氣體壓縮設備包括:第二壓縮機(41)和氣液分離器(42)
。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濕膜的材質為高分子膜或中空纖維膜
。
11.一種熱泵系統(tǒng)
,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預除濕結構
。
12.一種冷熱水機組
,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1所述的熱泵系統(tǒng)
。
技術總結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室外換熱器的預除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