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噪音也明顯低于壓縮式產品。
綜合來看,壓縮式的優(yōu)點在于功耗低
、效率高、吸濕能力強
;熱石式的優(yōu)點在于受溫度濕度影響小
、體積重量小、噪音小
。兩種機型的優(yōu)點
,也是對方的缺點。而混合式除濕機兼顧了兩者的優(yōu)點
,但售價會明顯高于同級別的其他產品
。
家用除濕機因為屬于比較地域化的家電,相對歐美廠商
,日系的產品線要豐富許多
。、電機
、
、、都有自己的相應產品
,歐美系以
、金章、等較為本地化的廠商為主
,而LG則是韓系除濕機的代表
。至于國內品牌,既有
、
、這些白電品牌,也有
、
、、臺灣等靠除濕機起家的廠商
。
因為壓縮式除濕機的原理與冰箱
、空調等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除了專業(yè)除濕機制造品牌外
,涉獵于此的都是有白電業(yè)務的家電品牌
。而且因為除濕機用的壓縮機相對門檻較低
,很多小廠小品牌也會充斥其中,質量也參差不齊
。而熱石式和混合式除濕機生產廠商就要少的多
,以/KDK(在香港子品牌KDK作為獨立品牌出售,部分產品與同款不同編號)及為主
,在同品牌中算價格較為便宜的產品
,國內也有部分廠商推出類似原理的產品,但沒使用過就不做推薦了
。
正如空調的格局一樣
,日系在性能參數(shù)制作工藝上雖然已不如從前,但依然在家用領域占據(jù)高端市場
,價格從千余元至五六千元的產品都有
。歐美系的產品標稱的除濕能力普遍較高,但噪音稍大且耐用性相對略差
,價位上會比日系略微便宜
,但也基本都在這個價位區(qū)間。由于國內家用除濕機市場需求并不太大
,國產品牌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但也有部分介于家用商用之間的高參數(shù)產品售賣,同等參數(shù)規(guī)格下甚至連外資品牌產品價格的一半都不到
,千元級別就能買到標稱20L/D產品(
、同種規(guī)格產品要三四千元起)
,兩千多元標稱50L/D的產品就可以隨便選了
,不過整體技術實力不高,產品附加功能也較少
。
就產地而言
,大部分品牌的除濕機都為中國大陸生產,部分品牌采用的還是貼牌生產的方式
。主流品牌中較為例外的主要有(臺灣產)
、(日本產)、LG(韓國產)
,此外在廣東有合資公司及自己的工廠
,高端系列由自己工廠生產。
就品牌的選擇而言個人比較推薦
、電機
、LG為代表的日韓系品牌,無論是產品質量
、做工還是噪音方面都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
。電機在壓縮機方面的優(yōu)勢讓其在除濕機領域也頗有建樹
,的產品線相對更加完善,近些年在高端產品上有向電機看齊的趨勢
,LG則是不錯的性價比之選
。不過日韓系中也有一些品牌是采用代工貼牌的方式,購買時需要辨別
。如果覺得日韓系品牌價格過高而選擇國產品牌
,也需盡量選擇專業(yè)大廠產品,避免選擇雜牌廠商
,水太深
,需謹慎
除濕機怎么選,除了看品牌
,還要看參數(shù)
。就如其他電器普遍存在的虛標一樣,除濕機的參數(shù)同樣存在著水分
,除濕機之間的差別
,實際并不止參數(shù)中的那么簡單。
除濕能力是衡量除濕機的最重要標準
,通常單位是升/天(L/D)
,也有按升/小時計算的,乘以24換算即可
,代表
除濕機工作24小時的吸濕量
。熱石式除濕機的除濕能力基本都在10L/D以內,而壓縮式除濕機的除濕規(guī)格大都在14L/D以上
,外資品牌的高端產品多是二十多L/D
,也有少部分產品如的高端型號可以達到40L/D。國內品牌產品多以標稱12L-50L的產品為主
。其實
工業(yè)用除濕機都是幾百L/D的除濕能力
,但對家庭使用來說,顯然沒有必要
。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是在中國大陸還是香港,除濕機廠商的標稱數(shù)據(jù)
,通常是在30℃
、80%恒定相對濕度環(huán)境下測試的(部分廠商甚至還會選擇32℃的環(huán)境,如:)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
,除濕機的除濕能力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xiàn)。但這樣的測試環(huán)境在家庭使用條件下是不存在的:
首先家庭很少會保持30度的室內溫度,及時盛夏時節(jié)達到也大都開了空調
,更別提32度了
,而且在這種溫度下很少會需要除濕;其次一般家庭除濕都會將門窗關小或者關閉
,隨著除濕機的運作房間內的濕度一直是下降的
,不可能一直保持在80%濕度,而上面也提到過——壓縮式除濕機隨濕度下降除濕能力也會有明顯下降
。
于是廠商標稱的除濕能力一般家庭是不可能達到的
。
在采用歐美標準27℃(26.7℃)、相對濕度60%條件下進行測試時 ,壓縮式除濕機的除濕能力會有大幅度下降
,基本只能達到廠商標稱數(shù)據(jù)(30℃、80%相對濕度)的六成水平甚至更低
。因為美國
、日本等國家都采用這一標準,所以不少品牌的除濕機在規(guī)格上會進行注明
,例如目前在國內的旗艦款F-YCL27C
,27℃、相對濕度60%時只能達到15.5L/D
,只有30℃
、80%相對濕度時除濕能力的57%。
以日本市場銷售的產品而言
,雖然電機等廠商也為家用市場開發(fā)了諸如18L/D
、20L/D(日本國標27℃、相對濕度60%)的產品
,但主流的家用高端型號還是12L/D(大致相當于國內宣傳的20L/D級別產品)的
,這類產品搭配的功能反而比更高除濕規(guī)格的產品要多。而國內廠商的產品普遍都以大除濕量為主
,50L/D的產品比比皆是
。
不少廠商在其產品的型號命名中即可看出其除濕能力
,例如
、、等諸多品牌
,其型號中的數(shù)字即是其在30℃(32℃)
、80%相對濕度條件下的除濕能力。
其中的特例是電機
,由于電機的除濕機產品全部日本生產
,所以采用的是統(tǒng)一編號,其中的三位數(shù)字編號除以10就是其在日本標準(27℃
、相對濕度60%)下的除濕能力
。例如其在國內的旗艦款MJ-E140AF-C
,雖然標稱是25L/D的除濕能力,但按日本標準是14L/D
。
在日本電機的高除濕量產品已經(jīng)進化到18L/D
其實針對華南“回南天”和江南梅雨季節(jié)來說
,以上的兩種測試環(huán)境都不太合適,回南天時的室內溫度更低
。
而在20℃、相對濕度60%的環(huán)境下,壓縮式除濕機的除濕能力只能達到廠商標稱數(shù)據(jù)的四成甚至更低,例如標稱20L/D的產品,在這一溫度下通常只能達到7-9L/D。
而熱石式除濕機在各溫度各濕度下的除濕能力都相對穩(wěn)定
,于是在回南天時
,一個20L/D的壓縮式除濕機的
除濕效果可能還不如10L/D的熱石式產品,如果環(huán)境濕度持續(xù)下降
,壓縮式表現(xiàn)可能會更差
。這也是為什么壓縮式產品的性能參數(shù)都高過熱石式許多,但價格相差不大
、使用體驗也差別不大的原因
。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參數(shù)虛標的問題,除了上述提到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的貓膩(國內很多廠商在宣傳中甚至連測試環(huán)境都不提)
,國內一些廠商的產品實際上連這樣的標稱數(shù)據(jù)都達不到
,與標稱數(shù)據(jù)有一兩成的差距都頗為正常,一分錢一分貨的年代
,對于宣傳的數(shù)據(jù)總是要保持理性對待
。
除濕機的功率一般都不大,大部分產品都在200W-400W左右
,即便像40L/D的產品功率也才620W
,相比較而言比空調除濕省電許多。
雖然功率看起來差別并不大
,但由于除濕機的除濕能力迥異
,所以換算到每度電的吸濕量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在廠商標稱的環(huán)境下
,一線品牌的壓縮式除濕機可以達到2-4L/度電的除濕效率
,在美日標準環(huán)境下會下降到1.5-2L/度,而隨著溫度濕度的繼續(xù)降低
,效率會繼續(xù)下降至1.5L/度以內甚至更低
。
雖然壓縮式除濕機的能耗隨溫度濕度變化大,但還是比熱石式省電很多。熱石式的各款產品雖然能耗上略有差別
,但
、等主流品牌的產品基本都在0.5L/度左右,相比壓縮式要耗電的多
。
就主流產品的橫向對比來看
,除濕能力越高的產品雖然功耗會增加,但換算到每升吸濕量的耗電上
,則會更低
。當然這類大除濕量的產品都不便宜,省的這點電費也只能說是聊勝于無了
。
個人認為噪音對于除濕機還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如果只是儲藏室使用就沒所謂了。一般來說無論使用除濕或是干衣功能都會整夜使用
,雖然除濕機的壓縮機沒有空調那么響
,但采用較差壓縮機的機器也不會讓人睡得好就是了。
熱石式除濕機在噪音上完勝壓縮式
,因為沒有機械動作
,僅有的聲音就是風聲和冷凝水的聲音,還是十分安靜的
,適合聲音敏感人群或在臥室使用
。如果選擇壓縮式,得益于壓縮機和設計做工上的優(yōu)勢
,以電機
、、LG為首的日韓系產品在噪音控制上優(yōu)于其他品牌(有部分日韓系代工產品還是略差)
,歐美品牌如
、金章、等略差
,國內品牌產品噪音則是相當普遍的問題
,除了壓縮機的原因,做工不好產生的共振會加大噪音的分貝
,想要夜間開啟保證睡眠比較有難度
。
關于適用面積,各方的說法不一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用除濕量除以0.6
,比如12L/D的除濕機適用面積20平米
。個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大概的估算而已
,一來除濕機在不同濕度下的除濕能力不同,二來密閉的室內和試驗測試環(huán)境是不同的。這方面日系品牌本土在售的產品規(guī)格里會詳細標明不同材質房屋的適用面積
,比國內品牌細致的多
。
日本也有詳細的適用面積對照表,不過這個除濕能力是日本標準的
,需要除以0.6才大概相當于國內廠商的標準
。因為國內很少有木質住宅,所以后兩列數(shù)據(jù)(中間列是單一房間的適用面積
、右列是套房的適用面積)相對更有參考意義
。
以自己的使用體驗來說,家庭密閉空間內空氣流通較差
,把除濕機放在客廳就想要全家都干爽還是不太現(xiàn)實的
,最多只能讓臨近房間感到干爽,再遠端的房間實際沒什么效果
,還得移到不同房間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如果習慣在關門窗的情況下除濕的話,按照家里最大的房間面積來選擇除濕機就可以了
,如果懶得把除濕機到處移動或者習慣開窗除濕
,那還是除濕能力強些的型號更好。
在低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
,壓縮機可能會出現(xiàn)結霜的情況
,極大的減弱除濕能力;在溫度過高情況下壓縮機壓力過大同樣影響除濕
,所以適用溫度也很重要
,但其一般很少會寫在性能參數(shù)里,因為一線大廠生產的產品在適應家居環(huán)境內的低溫高溫基本不會存在問題
,只是效率會降低但并不影響運轉
,這類問題在小廠低價產品中較為普遍。
就除濕機的功能而言
,不當檔位的除濕功能和干衣功能基本是所有家用產品的標配
,另外諸如濕度設定(到達指定濕度后停止工作)、定時功能等也十分普遍
。在家電跨界風盛行的今天
,除濕機標配個負離子/銀離子、空氣濾網(wǎng)等已經(jīng)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不過指望它能夠取代
空氣凈化器還是不太現(xiàn)實的
。
目前在中高端的除濕機產品中,不少都加載了通過濕度溫度檢測自動調節(jié)的智能化除濕模式
,也是目前產品流行的趨勢
,更加省電
,也更適合用于干衣。
目前外資品牌和國內一線品牌的新款壓縮式除濕機大都采用了R134a環(huán)保冷媒
,通過其冷媒的型號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其壓縮機的水準
。而電機等品牌的高端型號中更是有產品采用了變頻壓縮機,更更加省電
。
除了普通的除濕機外
,日本還有專用于被褥衣物加溫除濕的產品,功能細分化做的十分好
除了除濕能力外
,風力風向也是個很重要的指標
,其中送風角度尤為重要,不僅對除濕效果有影響
,更決定了除濕機的干衣效果及干衣數(shù)量
。中高端產品除了有多檔位多模式智能化的風力設置外,還會搭配可左右
、上下多方向擺動的出風口
,送風角度也更廣以適應更高的干衣需求。而低端產品不止送風范圍小
、模式較簡單
,很多產品還是固定出風口,不太適合進行干衣
。
因為大部分除濕機都有到達水箱上限自動停轉的功能
,所以在無人環(huán)境下水箱的容積也是決定使用時間的重要因素。一般除濕機配備的水箱基本為2-7L不等
,滿足4小時以上的使用時間都綽綽有余
。而且如果是在密閉室內
使用除濕機,完全可以支撐更長的時間
。如果是在儲藏室等較長時間無人的環(huán)境下使用
,推薦選擇可外接排水管的產品,的DD40P
、DD30P等高端產品還帶有泵壓裝置可以把水排到5米高度
,會更加方便。
熱石式除濕機在重量
、體積方面相對壓縮式產品有明顯優(yōu)勢
,通常只有7、8公斤重
,體積也只有大號電腦機箱那么大
。而壓縮式在重量和體積上基本相當于熱石式的兩倍,即使輕便的也在10公斤以上
,為此大部分壓縮式產品都配置了腳輪(部分國內產品沒有需注意)
。推薦選擇底部安裝萬向輪的產品
,移動起來更加便捷。
關于除濕機具體型號的選擇
,這里就不做具體推薦了
,大家可以根據(jù)上面具體參數(shù)的說明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
。還是說下購買的渠道吧
。
線下的話在南方尤其是廣東,電器賣場中除濕機還是比較常見的
,可以去實地對比下以決定
。
在電商渠道,
、蘇寧等主流電商都有多款除濕機行貨可供選擇
,無論是國內品牌還是諸如、重工
、LG
、之類外資品牌,還是比較齊全的
。
但如果說起型號齊全
,其實香港才是目前國內
除濕機品牌、型號最齊全的地方
,不僅許多新產品會先于大陸上市
,更是有不少優(yōu)秀的歐美系品牌諸如Rowenta、開利等并未在國內上市
。無論百腦匯
、豐澤還是其他電器賣場,都能較輕易的找到多款除濕機類產品
,220V無須變壓器
,價格上也相對國內行貨有優(yōu)勢。通過香港格價網(wǎng)可以查詢到香港售價
,方便提前進行對比:
只是除濕機動輒十幾公斤的重量
,珠三角地區(qū)運回來都需要一定體力,再遠的話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