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除濕機的制作方法
作者:CEO
時間:2023-04-15
點擊:0
信息摘要:空氣能除濕機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除濕機
,特別涉及一種空氣能除濕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颈尘凹夹g(shù)】[0002]目前
,普通除濕機,主要是通過熱泵系統(tǒng)的蒸發(fā)器冷凝潮濕的空氣進行除濕
,除濕方法單一
,除濕效果不佳;一種多方法除濕的空氣能除濕機
,已成為人

空氣能除濕機的制作方法
空氣能除濕機的制作方法【技術(shù)領域】[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除濕機
,特別涉及一種空氣能除濕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颈尘凹夹g(shù)】[0002]目前
,普通除濕機
,主要是通過熱泵系統(tǒng)的蒸發(fā)器冷凝潮濕的空氣進行除濕
,
除濕方法單一
,
除濕效果不佳;一種多方法除濕的空氣能除濕機
,已成為人們提高
除濕機除濕效率的需要
。【發(fā)明內(nèi)容】[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
,提供一種空氣能除濕機
,用于提高除濕機的除濕效率
。[0004]本發(fā)明的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空氣能除濕機包括有熱泵裝置、集水裝置
、控制器以及外殼
;熱泵裝置包括有壓縮機、蒸發(fā)器
、散熱器
、膨脹閥以及風機
,壓縮機的冷媒輸出接頭與散熱器連接,散熱器與膨脹閥連接
,膨脹閥連接與蒸發(fā)器連接
,蒸發(fā)器與壓縮機連接
;集水裝置包括有集水槽以及接水箱
,集水槽與接水箱連通
,集水槽設有凹槽以及凸臺
,凸臺設有透氣孔
;外殼設有排氣口以及進氣口,風機
、蒸發(fā)器以及散熱器設于排氣口與進氣口之間,透氣孔與排氣口以及進氣口連通
,集水槽位于蒸發(fā)器與散熱器之間
;控制器通過控制線與壓縮機以及風機連接
;集水槽設有多層,最下面一層集水槽的凹槽的槽底設有排水接頭
,排水接頭與接水箱連通
;非最下面一層的集水槽的凹槽的槽底設有排水孔,集水槽之間留有空間
,每層集水槽設有多個凹槽以及多個凸臺
,每層的集水槽的凸臺的透氣孔互相連通
,每層非最下面一層集水槽的凹槽的排水孔互相連通。[0005]空氣能
除濕機工作原理是:工作時
,將空氣能除濕機置于需要除濕的室內(nèi)
,利用控制器控制壓縮機以及風機運行,潮濕的空氣由外殼的進氣口抽入
,先經(jīng)過散熱器以及集水槽蒸發(fā)吸收水分
,再經(jīng)過蒸發(fā)器冷凝除濕,被吸收水分以及冷凝除濕后的到空氣由排氣口排出
;集水槽以及蒸發(fā)器吸收的水被收集到接水箱內(nèi)
,從而到達提高除濕效率的目的;蒸發(fā)器滴下到集水槽冷凝水
,由最上一層集水槽其凹槽的排水孔以及透氣孔流入下一層的集水槽,最后流到最后一層的集水槽
,利用冷凝水將各層的集水槽降溫
,增加集水槽與被散熱器升溫的潮濕空氣的溫差
,利用被冷凝水降溫的各層集水槽與升溫的潮濕空氣接觸,使升溫的水蒸汽冷凝成水珠
,提高除濕的效率
;由蒸發(fā)器滴下到下面集水槽的冷凝水
,由最后一層集水槽上面各層集水槽的排水孔流到最后一層的集水槽中
,被散熱器加熱的濕空氣經(jīng)過各層集水槽的排水孔時,被流經(jīng)排水孔冷凝水吸收變成水
,并排到接水箱中,進一步提高除濕的效率
。[000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空氣能除濕機設有熱泵裝置以及集水裝置,利用散熱器以及集水槽進行第一次除濕
,再利用蒸發(fā)器進行第二次除濕,利用蒸發(fā)器的冷凝水將集水槽降溫
,以及利用蒸發(fā)器的冷凝水吸收蒸汽
,把蒸汽變成水排到接水箱
,提高了除濕機的除濕效率
。【附圖說明】[0007]圖1是空氣能除濕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08]下面結(jié)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圖1所示的空氣能除濕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空氣能除濕機,包括有熱泵裝置1
、集水裝置2
、控制器3以及外殼4;熱泵裝置I包括有壓縮機5、蒸發(fā)器6
、散熱器7
、膨脹閥8以及風機9
,壓縮機5的冷媒輸出接頭10與散熱器7連接,散熱器7與膨脹閥8連接
,膨脹閥8連接與蒸發(fā)器6連接
,蒸發(fā)器6與壓縮機5連接
;集水裝置2包括有集水槽
11以及接水箱12,集水槽11與接水箱12連通
,集水槽11設有凹槽13以及凸臺14,凸臺14設有透氣孔15
;外殼4設有排氣口16以及進氣口17,風機9
、蒸發(fā)器6以及散熱器7設于排氣口16與進氣口17之間
,透氣孔15與排氣口16以及進氣口17連通,集水槽11位于蒸發(fā)器6與散熱器7之間
,集水槽11由鋁合金板構(gòu)成;控制器3通過控制線與壓縮機5以及風機9連接
。為了實施利用集水槽11吸收蒸汽的水分,集水槽11設有多層
,最下面一層集水槽11的凹槽13的槽底設有排水接頭18
,排水接頭18與接水箱12連通
;非最下面一層的集水槽11的凹槽13的槽底設有排水孔20
,集水槽11之間留有空間,每層集水槽11設有多個凹槽13以及多個凸臺14
,每層的集水槽11的凸臺14的透氣孔15互相連通,每層非最下面一層集水槽11的凹槽13的排水孔20互相連通
。[0009]空氣能
除濕機工作原理是:工作時,將空氣能除濕機置于需要除濕的室內(nèi)
,利用控制器3控制壓縮機5以及風機9運行
,潮濕的空氣由外殼4的進氣口17抽入,先經(jīng)過散熱器7以及集水槽11蒸發(fā)吸收水分
,再經(jīng)過蒸發(fā)器6冷凝除濕
,被吸收水分以及冷凝除濕后的到空氣由排氣口16排出;集水槽11以及蒸發(fā)器6吸收的水被收集到接水箱12內(nèi),從而到達提高除濕效率的目的。[0010]空氣能除濕機工作時
,潮濕的空氣由進氣口17進入后
,經(jīng)過散熱器7加熱成為水蒸氣,水蒸氣由最底下一層的集水槽11的透氣孔15進入
,蒸發(fā)流動到上一層集水槽11的背面位置19上
,被其背面位置19不斷吸收變成水珠,水珠流到下面一層集水槽11的凹槽13內(nèi)
,再由其凹槽13的排水孔20流到最下面一層的集水槽11內(nèi),由最底下一層的集水槽11的凹槽13流到接水箱12
,蒸發(fā)吸收潮濕空氣的水分;經(jīng)過第一次蒸發(fā)吸收后的潮濕空氣
,由最上面一層集水槽11的透氣孔15排出到蒸發(fā)器6
,被蒸發(fā)器6降溫冷凝成水,對潮濕空氣進行第二次除濕
;冷凝水由蒸發(fā)器6滴下到下面的集水槽11,冷凝水經(jīng)非最后一層各層的集水槽11的凹槽13的排水孔20流入最下一層集水槽11內(nèi)
,再由最下面一層集水槽11排到接水箱12內(nèi);潮濕的空氣經(jīng)過散熱器7
、集水槽11以及蒸發(fā)器6兩次吸收水分后,由排氣口16排出
;如此不斷循環(huán),不斷吸收去除室內(nèi)空氣的
濕氣 。利用蒸發(fā)器6吸收空氣的熱量轉(zhuǎn)化到散熱器7
,利用散熱器7蒸發(fā)潮濕空氣。[0011]空氣能除濕機工作時
,蒸發(fā)器6滴下到集水槽11冷凝水
,由最上一層集水槽11其凹槽13的排水孔20以及透氣孔15流入下一層的集水槽11
,最后流到最后一層的集水槽11,利用冷凝水將各層的集水槽11降溫
,增加集水槽11與被散熱器7升溫的潮濕空氣的溫差
,利用被冷凝水降溫的各層集水槽11與升溫的潮濕空氣接觸,使升溫的水蒸汽冷凝成水珠
,提尚除濕的效率O[0012]為了實施空氣能除濕機的自動控制
,控制器3設有
濕度傳感器31以及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設有自動控制開關(guān)22以及停止開關(guān)23
,濕度傳感器31安裝于進氣口17
,濕度傳感器31通過傳感線與控制器3連接
。[0013]空氣能除濕機自動控制時
,按下自動控制開關(guān)22,控制器3進入自動控制工作狀態(tài)
,當室內(nèi)的
空氣濕度達到設定的濕度上限值時,濕度傳感器31將其濕度信號傳輸給控制器3
,控制器3控制壓縮機5以及風機9運行
,利用散熱器7
、集水槽11以及蒸發(fā)器6除濕
;隨著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不斷降低
,當室內(nèi)空氣的濕度降低設定的濕度下限值時
,濕度傳感器31將其濕度信號傳輸給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壓縮機5以及風機9停止
;設定的濕度上限值為70%至75%
,設定的濕度的下限值為40%至45%。[0014]為了使集水槽11即能集
相關(guān)產(chǎn)品 / product